IN³ 启辰汇 | 千乘资本成功:变局中的机会,聚焦科技,投资未来-连界启辰

OUR VIEWPOINT

启辰观点

IN³ 启辰汇 | 千乘资本成功:变局中的机会,聚焦科技,投资未来

发布日期:2022-10-13 18:00:26



拥抱创新 · 生态共赢

8917119a48bb7a6a523ed28e3353c28a


2022年9月16日,IN3启辰汇·2022杭州秋季峰会成功举办。本次峰会的主题为「拥抱创新·生态共赢」。

本次峰会邀请到了连界启辰生态合作伙伴以及各界朋友共襄盛会,以下是峰会投资专家主题内容之一,来自千乘资本合伙人成功总的精彩分享


cc09d377df9f49a435796ccadc511b5a

扫码观看峰会精彩内容


cea6cc6a94e4a4806c945a26ae2eb2a0


千乘资本成立于2016年,自成立之初即秉持“数据重构产业”的核心理念。

近几年来,千乘的主要投资领域聚焦于工业科技即工业科技的基础设施,具体包括智能制造、工业智能、工业物联网、新材料四大方向。未来将持续重点围绕工业科技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乘资本合伙人成功总在峰会的发言原文:


7f35c9a2de7706fee8d606426d3ec1a7

我们身为一个科技行业的 VC,正好前段时间我们针对最近的一些宏观形势、投资行业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以及科技行业发生的竞争和变化进行了深度的探讨,我把一些我们的思考和结论跟大家分享。


1. 我们处在康波周期的关键阶段,世界资源将面临重新分配


其实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在整个世界演化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是康波理论,这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俄国的一个著名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核心理念其实跟中国的甲子这个说法是很相似的,他的结论是“人类社会每过50年到60年会有一个轮回,然后轮回的过程中间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复苏期,第二阶段是繁荣期,第三个阶段是衰退期,第四个阶段是萧条期。”


经济规律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这个争议也蛮大的,但是我们回顾过去人类社会的两三百年,非常不巧也非常不幸的是,可能历史的重复,它背后有些深刻的认知和共同的规律在支撑。


康波理论真正两个核心理念,第一个是博弈论,每一个周期里面,在复苏的过程中,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创新,导致整个人类社会创造财富远远超过消耗。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领袖国,尤其在第一个时代,1820年左右,是由英国主导的。在第二个时代,大概1880年,也是由英国主导的,它的竞争国是德法,还有美国。


在这两个时代里,伴随着科技的创新,第一个是蒸汽技术的兴起,第二个是伴随着整个运输行业,比如像铁路、飞机以及汽车行业的崛起,在后面一个周期,其实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而挑战者是日本。


那么,在最近的周期大约1980年左右整个信息技术的崛起,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现在已经全球排名第二,对于美国的领袖权其实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所以这样就能看得出来中美之间的关系其实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重复。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背后最根本的逻辑,一个是大国之间的博弈,第二个就是科技每过几十年会有一个新的创新,当这盘“菜”不够分的时候,显然世界上头部的这些国家,他们就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战争去抢夺现有的资源。


无论是通过战争还是通过法律,或者通过联合纵横也好,其实它最终是寻求一个世界资源的重新再分配而已。


看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康波里它对于衰退期和真正的萧条期,有一些非常典型的特征。这中间有战争,有粮食危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比方贸易战,还有局部的一些争端。


今天的很多灰犀牛、黑天鹅这些事件,我们都能看到这个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从时间角度来讲,我们显然是已经在衰退的末期,已经进入到真正的相当于萧条阶段的时候,我们就要有一个警惕,怎么去靠自己的认知去重新平衡和控制我们的投资节奏,选择我们的投资方向。


2. 跑遍全球,工业科技领域中国的优势无可替代


千乘资本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机构,成立于2016年。当时我跟我们的合伙人,都是华为的老员工,也在国内比较知名的大的机构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在2016年想要去做投资的时候,其实内心还是比较彷徨的,因为那时候中美贸易战还没开始,但我们已经感觉到其实美国包括欧洲,对中国已经有很强的防备之心。


那个时候其实我们在想,如果中国的工业大国地位和工业能力,在全球会有系统性的竞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适合去布局工业科技这个方向的投资?


所以,当时在设立基金的时候,我们有过这种深度的思考,而且我们自己是我们基金最大的LP,所以我们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结论搞清楚。


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把全球大概30多个国家,无论是南美洲、东南亚、日韩、欧洲,都跑了个遍。实际上你去深度考察了以后,会发现地球也就这么大。当时,我们分析下来能对中国产生系统性威胁的,在工业科技这个领域的这些国家,其实一个都没找到。包括我们当时看到印度、巴基斯坦,像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还有马来西亚、土耳其、日本、韩国,南美洲更不用说了,我们感觉到各自有各自的问题。尤其在整个国家的国力和系统性的供应链角度来讲,中国有难得的优势,而且在短期内是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有可能有替代的,美国其实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所以反过来讲,我们非常坚定地去布局工业科技这个方向的投资,结合我们做的经验来讲,有几个结论:


第一,在一二十年以前,我刚进投资这行,其实那时候的打法非常简单粗暴。我们只要搞清楚什么样的公司能上市,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我们去找这些科技行业里面符合标准的上市公司就可以了。


所以,其实在一二十年前是非常好的投资时期,对技术也好,对产业也好,你的洞察力不需要那么高,标准是非常清晰的。因为国家的整个制度已经给你一个非常清晰的标准了。在过去的十年它又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你如果还是按照过去证监会的标准,其实是没有差异化的,而且那些成熟的,优质的具有一定体量的公司早就已经上市了,未来什么样的公司能够发展,能够成长,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


这导致以前的打法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适用了,我们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包括我看到今天的峰会上,咱们连界请的几位嘉宾都是从产业里面出来的,我们对自己的行业和产业是非常有专业的理解力的。只有像我们这样的投资人,在这个时代里面可能才会更好的去适应科技行业发生的变化,我们从过去填空的时代转到了价值发掘的时代。


第二,中国的经济已经从靠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驱动的力量,转向了真正的科技创业的时代。已经不光是仅仅解决进口替代,制造能力和成本的问题,而真正已经进入到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真正的工业科技的时代。


第三,重视寒冬的到来。现在整个大的市场和经济环境,在座的很多都是企业家都能感觉到,“冬天”可能真的是蛮冷的,尤其有疫情的双重的加持。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看到系统性的机会在哪里。我个人感觉就在今天这个时代,一定要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泛能源这两个方向。因为这两个方向明显是在未来有大概5~10倍的增量市场,那么在增量市场的大前提下面,我们才能获得超额的收益。


最后一个结论,就是我们不光是要解决进口替代的问题,而且现在整个出口的形势也有很大的变化,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好我们自己的工业力量,真正发挥有优势的工业创新的能力,一个是解决进口的降成本的问题,第二个是还能解决出口的竞争优势的问题,这里面其实也有巨大的机会。


像华为的通信产业就是一个完美的答案。他是怎么走出世界的?怎么去赢下整个国际市场的?如果没有美国这种非市场化竞争的话,可能今天在通讯领域里面,思科,包括像被我们打败的朗讯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背后的逻辑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优势。


3. 微观层面的投资逻辑,更看重人,以及团队的专业和判断


前面讲了一些宏观的东西,下面结合微观层面,来谈谈我们公司基于这些思考是怎么操作的。


首先投资肯定是要看人的,你需要建立人的资源,人是第一位的。


找到人以后,第二是你怎么去判断这个事?像我们公司招聘的团队人员,我对他的画像是非常清晰的,因为我需要他帮我进行专业判断,所以他们需要几个特征:第一个,学理工科出身;第二,他在产业里面有经验,懂企业;第三,他做过投资。


当这三个条件具备以后,他才符合我们对于一个员工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看他本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首先,他能够迅速的去判断这个项目的价值,判断项目价值,第一个是从他的投资逻辑和他对这个行业的专注,以及我们机构对这个行业的分析和思考。


第二,他能迅速找到行业里的专家去听他们对于这个项目的判断和方法。


e603a284ce37f083f295d1b485c8c752

图片来源:千乘资本


像纳芯微,其实现在市值已经有三四百亿了,也是今年刚上市挂牌的项目,我们投他的时候估值是大概5个亿左右,这个项目大概赚了几十倍。我们是在第一轮投的,那个时候中美贸易战还没开始,我们也没有想到美国和中国在芯片领域竞争会这么激烈。


我们通过团队的判断发现了这个公司在模拟芯片领域,具备很强大的潜力,谈到人,他的团队,都是从ADI和TI出来的,所以我们在看芯片的时候,首先有一个大的逻辑,虽然我们不是专门做芯片出身的,但是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投芯片的哪一类,我们对芯片有一个大致的划分,第一种是数字芯片,尤其是大的数字芯片,像 GPU 这种。


第二种模拟芯片,模拟芯片它也分两种,一种是跟信号链相关,一种是跟功率器件相关,其中纳芯微是信号链相关的,宏微科技是功率器件相关的,当时我们认为数字芯片不是我们这种VC机构应该去投的,这个结论是很清晰的,因为像CPU也好,GPU也好,它需要的资金量都是百亿起步的,说实话不是你投一两个亿或者几千万就能收到回报的,这么大投入都可能没有回报,所以我认为以我们这样的机构来讲的话,我们不应该办国家办的事。所以,我们迅速把数字芯片这个方向给排除掉。


在模拟芯片领域里面,我们认为这是应该投资的重点。因为模拟芯片它真正的工艺门槛没有那么高,它不需要什么5纳米7纳米类的工艺,也不需要再往下去迭代多少,它需要的是对整个芯片的Know-How和应用层面你有独特的理解,那这个经验从哪里来?


第一,这个经验一定是从中国优秀的创业者身上来,他经历过大公司,尤其是国际化大公司的历练他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我们对人的画像迅速就搞明白了。


第二,我们在验证这个事情的时候,基于产业里的经验,能迅速就找到在模拟芯片领域里最大的两个用户,一个是华为,一个是汇川。


在工业领域,汇川是中国的西门子。在工业领域里面他们是不是有可能去完成国产替代?当中美贸易战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完美的机会。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迅速投了纳芯微和宏微,也非常顺利,他们都是花了大概也就两年多时间,从一个非常小的公司成长到了几百亿的上市公司,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我想通过这两个案例去验证,当整个世界和科技行业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发掘机会,并且迅速去抓住机会,这就是我们的方法论。


4. 从全局出发去验证,从产业应用端思考技术应用场景的刚需


全局,就是说要通过人和事去验证,怎么能提高验证能力,怎么能够追求更高的回报,同时减少验证的风险?其实,我们的方法论就是从产业的应用端去思考哪些芯片是刚需。


有些问题是需要国家或者是大的产业基金去解决的问题。但对于我们VC机构而言,就要非常现实的看哪些是刚需,我们把真正的刚需,包括市场化的机会筛出来,然后通过我们人和事的结合,迅速把它提炼出来。所以,我们真正的需求是从产业端发掘出来的,这也是我们基金的优势。


同样的后面这两个公司,一个是做锂电材料的正极前驱体的,也是咱们浙江的公司,这个项目发掘和来源都是非常规的,为什么我说投资机构一定要有敏锐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因为我本人包括我的搭档,我们俩都不是学材料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能投资很好的材料公司,(我们还投了另外一个做材料的公司),一年的净利润也有两三个亿。


坤天我们投的时候估值也就十几个亿,昨天我听到消息说,他们已经有超过100亿的估值了,今年的净利润比去年增长几倍。


讲这个就是因为传统的投资机构他们可能会认为锂电这个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了,上市公司已经有很多巨头,他们会很简单的认为说在市场里面不大会有新的上市公司会跑出来。但是,我们当时认为首先锂电这个行业其实在去年它才真正的进入一个良性的跑道,在前年的时候还因为补贴的问题有很大的震荡,但在那个时候其实我们在思考这个行业的时候,就认为新材料这个行业对于中国而言是最大的亮点和机会,因为新材料“新”这个字其实代表了什么?


代表着其实它是个小众的产品,这是一个材料行业的特点,因为越基础的材料它的周期越长。但是非常巧合的是只有光伏和新能源是中国主导新兴行业,那么在这个里面像材料公司它有机会成为世界的主导者,所以我们当时迅速的就转向,要把这个行业再梳理一遍,看准,迅速下注,然后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5. 坚持行业研究、看大赛道、集中投资,是为三把利器


首先,千乘资本是一个非常坚持行业研究的公司。我觉得这是机构现在需要的一个能力。我们每半年会要求每一个投资经理去思考它的细分行业,给我们出一年两份的投研报告,这是我们对全公司投资行业人员的要求。


第二,我们看大赛道和大行业。现在大家也能感觉到,股市里面具有流动性,好的公司,它的特征是100亿市值起步,那么怎么能够投到1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你需要大的行业去支撑,或者你需要平台级的技术能力,否则的话你的市值很难做上去。


第三,集中投资。好的项目下重注,包括我们投的海目星,海目星是做光伏和锂电设备的,我们大概赚了10倍,第一轮投完以后,我们发现这公司符合我们投资逻辑,在第二轮还继续加注,提高了收益率。我们还坚持早中期的投资,一期基金投了大概30多个项目,其中只有三四个项目是偏后期的,大部分都是在a轮投进去的。


24f5b3894b6c26fae1615174318bed08

图片来源:千乘资本


前面基本上也介绍了,这个是我们的一个特色。我们对于工业科技的理解是两个大的主题:


第一个,是新材料。我们一定是要把握这个方向,现在也招了很多新材料的人员去研究细分方向,因为中国的工业转型到今天这个阶段的,要超越或者要替代美国和日本对我们的限制,很多替代的机会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一定要在这个行业里面去布局。


第二,我们围绕着工业科技里面数据重构产业。核心理念是数据要符合两个特征:一个是闭环,一个是实时。只有解决的闭环和实时,才能对整个工业的效率和它的盈利能力形成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那么,前面也简单介绍我们的重点发力在新能源和泛新能源这个领域里面。大家要关注,能源这个行业可能是我们中国未来几十年难得遇到的巨大机会,包括像二级市场里面很多新能源的公司,再过10年可能比现在的体量大20倍到50倍都不止,为什么?


整个石化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变是整个人类社会难得的大机会,光伏是一大主流,另外一个我觉得大家要重视的是在整个输配电这个方向。因为大家看到了在发电领域和新能源的终端领域,我们国家都非常强。在用电和配电这个领域,像国网和南网都是非常厉害,这里面数字化有大量的机会要进行重构。就像我们过去很多年前从华为出来去做通信,2、3、4g不断的升级,我们的手机终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导致我们对网络的需求有根本的改变和迭代。同样的在用电的能源角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像新能源汽车。大家设想一下,像在上海1个小区整个网络的配额,只能装个10个充电桩,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升级现在的配电网络,这里面的机会是巨大的,万亿级的机会。


今后我们将继续沿着自己的方向向前走,也特别感谢连界对我们的支持,谢谢大家!


1705906319781f0b

-关于我们-


连界启辰资本

连界启辰资本致力于以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以FOF母基金+CVC直投的方式,关注以“材料、生物、信息、能源”等底层技术驱动的高成长项目和投手型基金。目前已与IDG、明势资本、鋆昊资本、浙大联创、千乘资本、华兴产业医疗、辰德资本、雅惠投资、星陀资本等投手型基金深度合作,覆盖了澜起科技、君实生物、良品铺子、珠海冠宇、微创机器人等十余家上市公司及特斯联、天云数据、爱斯达航天、微创电生理、江小白、新瑞鹏等数百个高成长项目;也直接投资了艾博生物、南京贝迪、飞骧科技、国科天成、雪川农业等高成长项目。

同时,连界启辰资本和上市公司共同发起了产业生态早期投资基金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围绕上市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和产业优势资源做创新布局和项目孵化。   

截至目前,连界启辰资本已投资覆盖200+高成长企业,其中已覆盖上市企业近20家,还有十余家在上市审理/辅导期。


-向上 向善 行深 行众-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