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1-08 14:00:34
10月19日,由海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办指导、连界启辰资本主办,连界创新、牛津远航中英(鹃湖)创新中心承办的“智科创·造未来”2023·IN³先进智造峰会在浙江海宁成功举办,200余位政产学研资专家与领袖汇聚海宁,共同探讨新形势、新经济下的制造业发展之路,本文聚焦IN³先进智造峰会【生物材料领域】,节选了科创企业代表中科润德董事长郭燕川教授,针对生物材料的产业化之路上的探索与实践发表的精彩观点进行了整理。
【关于中科润德】
中科润德,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杭州,以中科院理化所核心技术为依托,由上市企业东宝生物、长兴基金及中科院理化所共同投资成立,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材料为基础的高端医疗、美容、保健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
董事长郭燕川教授:
杭州中科润德创始人 董事长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中科院理化所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中科院理化所生物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CMA) 主任
一、我们目前的实验室布局完全是根据产业链的要求来做的
过去二十几年,我们经历了以胶原、明胶及其衍生物为基础,打通生物材料、先进加工和医疗制品开发的产业链,聚焦高端医用制品开发与应用,推动科技交叉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的全过程。
第一个十年(2000-2010)我们主要围绕传统明胶产业,开展明胶绿色提取技术,胶原蛋白肽制取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应用于食品、药用辅料行业,如胶囊壳原料,药物赋型剂、食品添加剂等,做生物材料的提取;
第二个十年(2010-2020)我们研究的主要是低内毒素医用明胶及医疗器械开发,比如人工代血浆,伤口敷料,组织引流管等,这就要用到超低内毒素明胶原料,这种超低内毒素明胶原料具有低免疫原性和高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各种植入性医用器械。
在未来10年(2020-2030),我们的主要开发方向是干细胞载具、组织工程与再生、器官芯片、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北京理化所实验室里,我们主要从事一些方向性或基础性的研究,探究一些基本原理,比如伤口愈合的生理过程与材料促愈机制,多肽活性分子对骨骼和肌肉修复的作用机制、细菌感染与生物材料抗菌的机理等等,在基本原理搞清楚后,再进行面向临床的医疗产品开发,在廊坊和杭州有两个工程化实验室进行概念验证和产品样品的研制,然后就是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品生产、制造、注册,通过上市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在产品开发方面,我们与一些生物制品或医药公司来合作开展,同时我们自己也孵化了一个公司—杭州中科润德,来进行产品的开发、注册与销售,通过商业闭环的形成,将产业形成的商业利润反哺到科研实验室去,进行新原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循环不断进步。
二、对于生物材料提取,整个开发要做到吃干榨尽,实现价值最大化
尽量挖掘生物原材料本身的价值,实现资源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它的效益最大化。比如原来传统骨明胶生产过程从1818年到现在将近200多年都用酸碱法生产,生产周期长,污染排放高。而采用生物酶法来提取,将原来的生产周期由五六十天缩短到1-2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污水的排放,同时大大降低固废的产生,在2015年与宁夏鑫浩源公司合作建成了世界首条的酶法明胶生产线,通过嵌入生物酶解过程来进行骨明胶制造,目前产能达到3000吨/年。除牛骨外,我们也在开展羊皮、羊胎盘、鱼皮、鱼鳞、鸡毛等副产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希望能变废为宝,通过我们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人们提供更多高价值的健康医疗产品。
-关于我们-
连界启辰资本
连界启辰资本致力于以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以FOF母基金+CVC直投的方式,关注以“材料、生物、信息、能源”等底层技术驱动的高成长项目和投手型基金。目前已与IDG、明势资本、鋆昊资本、浙大联创、千乘资本、华兴产业医疗、辰德资本、雅惠投资、星陀资本等投手型基金深度合作,覆盖了澜起科技、君实生物、良品铺子、珠海冠宇、微创机器人等十余家上市公司及特斯联、天云数据、爱斯达航天、微创电生理、江小白、新瑞鹏等数百个高成长项目;也直接投资了艾博生物、南京贝迪、飞骧科技、国科天成、雪川农业等高成长项目。
同时,连界启辰资本和上市公司共同发起了产业生态早期投资基金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围绕上市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和产业优势资源做创新布局和项目孵化。
截至目前,连界启辰资本已投资覆盖200+高成长企业,其中已覆盖上市企业近20家,还有十余家在上市审理/辅导期。
-向上 向善 行深 行众-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