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3-03 18:00:48
关于未来农食“科技创新”百人访谈计划
农业食品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投资,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关注。除了政策的导向之外,更重要的是农业食品产业发展至今,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升级的形势要求。农业食品赛道真正的厮杀,属于“海面之下”的技术创新。
未来食品实验室(FFL)作为连界旗下垂直于农业食品领域的孵化与投资平台,在调研与合作了近百位科学家、产业公司、投资人后,洞察到,当前中国农业食品创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科技+产业+资本等多要素需要协同成为一个系统,并高效流通运作,才有可能带动行业创新与升级发展,从而在此链条中的科学家、产业公司、创新企业与投资机构才能各获所需并受益,FFL已搭建并致力于持续优化农食领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据此,2023年FFL发起未来农食“科技创新”百人访谈计划,对近2年以及未来3-5年对已经影响或即将驱动中国农食领域科技创新的先锋科学家、产业公司、创新企业与投资机构进行专访,并将联合共同成立“中国百人食品科技创新联盟”,通过资源互通、业务合作等推动中国农食领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快速发展。
访谈介绍
FFL百人计划第四期我们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郑建仙教授,原因在于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的功能性食品卖点缤纷繁杂,依靠单一成分卖点的新品牌出圈难度日益增加,希望能从与领域内科学家的沟通中获取更多关于行业的观察、辨别产品的视角,以及破圈之道。
郑建仙教授,1983.9-1993.7在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本硕博连读,1993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出访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现为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功能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碳水化合物学会秘书长,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
郑建仙是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的理论奠基人。1995年,他编著国内第一部《功能性食品》专著,开启了我国功能性食品科学研究的先河;2003年编著的《功能性食品学》系国内该领域第一部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三十多年来,主编出版《功能性食品生物技术》《植物活性成分开发》《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纤维》《低能量食品》《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等20多部大型学术专著。尤其是在共和国50华诞前夕出齐的《功能性食品》(共三卷,300万字),为新中国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构建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两次为郑教授的著作题词并作序。
在功能性食品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郑教授具有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综合应用“当代营养学”和“功能性食品学”的科学理论,借鉴祖国医学“君臣佐使”组方原理,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创新产品配方和制造技术,实现最大的食用安全性和最强的生物功效。特别是对糖尿病、肥胖病、肝脏疾病、肠胃疾病等各种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有着精深独特的研究,并研发了对应的天然草本功能性食品,以100%食品成分实现“精准营养干预”的目标,效果极其显著。中央电视台以及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方台都报道过郑教授或其研发的新产品。
1、行业观察
从单一原料营销到人体系统研究,行业需要长期有耐心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国内的功能性食品现在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目前发展阶段您觉得瓶颈在哪?或者是原料的研发上会有哪些难点?
郑建仙:整体上国内的功能性食品的研究非常热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研究,很多大中公司都在进入这个行业,说明这个行业非常的有前途,从业人员非常的多。现在市面上这些所谓的功能性食品,大多数还停留在做概念的阶段。比如某一种/几种成分,或者改变某种原料,无限放大这些成分或原料,过分营销这些成分或原料的作用,而真正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综合考虑的功能性食品是很少的。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怎么样才能把功能性食品进行系统的考虑?(在知识上或者研发上要储备哪些知识,或者是如何去验证它的功能?)您认为怎么突破瓶颈?
郑建仙:要认真地、系统性地研究,而不是通过互联网随便查找。我研究了几十年,发现这里面需要研究的东西是非常多的。而目前大部分功能性食品的从业人员、科研人员,不管是博士还是硕士毕业,对于功能性食品的研究都是某个局部的,而对整体的研究是很少的。另外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公司的领导、决策人重视营销而非产品研发,他们认为营销能够马上看到效益。
2、科研成果分享
具备降血糖功效的糖尿病主食及解酒护肝类产品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公司主要推出了哪类产品?针对哪类人群?
郑建仙:我们有很多成熟的产品,目前推出来的有几个。
第一款产品是作为主食的方便食品,面向糖尿病人群,如方便粥、方便米饭以及方便休闲食品。它的第一个特点是安全,选用100%的食品成分,均为普通食品原料或者药食两用植物。因为我们认为食品的一个特点就是安全,普通食品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吃,就像日常吃饭一样,它不像药或者保健食品一样需要规定每日摄入量。第二个特点是具有调节血糖的功效,产品功效检测结果显示,产品调节血糖的效果非常明显,真正达到了西药同等功效,可作为糖尿病病人的主食食品。
第二款产品是解酒护肝的产品,这个产品的第一个特点也是 100% 的食品成分,第二是效果立竿见影,喝完白酒再喝一口我们的产品,酒味马上就消失。
第三款产品是祛痘美容和改善睡眠的产品,主要面向女性消费者群体。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可以详细介绍一下这款面对糖尿病人的主食产品吗?它主要的功效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能达到西药同等功效?
郑建仙:市面上有好多面向糖尿病病人的食品,它主打的概念是低GI食品,即不会引起血糖波动的食品。低GI食品仅仅是糖尿病病人可以食用,但它不会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起到太大作用。例如,糖尿病病人不能食用蔗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但可以摄入具有甜味的功能性糖醇,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因为这些糖醇进入体内后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这些糖醇就属于低GI食品。
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低GI食品,同时是真正能够降低血糖水平的降血糖食品。我们的产品食用一周后,血糖能明显地下降,比较敏感的人食用1-2天就会有明显的功效。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科普宣传糖尿病病人有很多的饮食禁忌。因此我们开发了一款方便主食,食用方式简单,开水冲泡即可食用,既能饱腹和满足人体所需营养,还能控制、缓解糖尿病病情,最终达到治愈糖尿病的目的。
事实上,全球医药品开发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治愈疾病,而仅仅是为了控制病情达到终生服药的目的,如降血糖和降血压药等等都需要终生服用。所以说,药可以用来治病,但药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健康。真正能够跟人类带来健康的是营养,而营养主要是通过食品来提供的,只有营养与食品才能给人类带来健康。因此,我们这款方便主食的目标就是调节好、逆转糖尿病。
我们的糖尿病的产品为什么能达到降血糖的功效?是因为我们把糖尿病患者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多管齐下才能达到调节血糖的功效。而常规途径下,体内注射胰岛素是利用胰岛素将葡萄糖分解,从而迅速降低血糖,这对整个病情没有任何作用,属于治标不治本的一种手段。我们希望既要治标、也要治本,第一原理就是提高免疫力,因为糖尿病病人的免疫力下降、体重降低,需要固本、提高免疫力,加强补充营养物质,让整个机体健康起来。第二需要调节心肝脾肺肾这些主要的器官。另外,糖尿病病人代谢紊乱,除了糖代谢紊乱,还会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流失。因此,首先要调节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补充机体所需的微量成分,最后再通过植物来降血糖。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降低血糖仅仅是最终的结果,而西药是把降低血糖作为目的,例如降血压药通过扩张血管使得血压迅速降下来,但它对高血压的病情没有什么好处。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解酒护肝类产品的功能性机理又是什么?
郑建仙:对于解酒护肝类的产品,它的机制是通过多种原理起到解酒护肝作用,一是激活肝功能来达到解酒的目的,二是激活体内的乙醇脱氢酶,三是利用加快血液循环的原理,让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在研发产品时是怎么考虑的,针对什么人群研发产品?
郑建仙:市场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健康产品的三大人群:女性消费者,主要以美容、减肥、抗衰老、改善营养性贫血以及哺乳期的特殊食品为主,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第二个是白领人群,主要以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降尿酸、抗疲劳等需求为主;还有一个是中老年人群体,包括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改善骨质性疏松、改善老年痴呆症、改善睡眠、清理肠胃道(通便)、保护胃黏膜等等,我们整体来说都是围绕这些来做产品研发的。
郑建仙:基本上每款功能性食品都可以投产。我们做了消费者的测试,首先确认产品安全后,再进行小规模的临床测试,最终定品牌、做市场和销售。最后根据消费者的反应,针对不足进行改善。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产品主要在哪些地方做渠道推广或者营销
郑建仙:线上营销通过私域,如小程序等,线下开专卖店。整体上没有亏本,也没有突破性的盈利。营销测试出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消费者回购率特别高,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颠覆性产品。中国有1亿多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有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这个市场可以做到十几、二十个亿。
3、提高产品辨别力
非专业人士可从哪些方面辨别品牌技术壁垒/产品功效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非食品专业的人如何判断产品的价值、技术成熟度/技术壁垒,从哪些方面判断其是否值得投资?
郑建仙:第一看功效:是否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比如改善睡眠,吃了是否立马会有效果,而不是停留在概念或者模棱两可的东西。第二看安全性:通过配料表看是否有安全隐患;在生产过程中一些特殊的处理,比如热处理、微波处理等,是否会导致产品产生不安全的新物质,这些通过质检机构无法检测出来,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判断;还有剂量问题,比如我们日常食用的盐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一次性吃一公斤的盐也会致死,剂量涉及到产品配方是否科学、有没有做动物、人体以及临床实验等。第三看成本,如果成本很昂贵,这个东西就没有很大价值了。第四看技术含量,如果一个简单的化合物卖得很贵,但其功效与同类产品类似,那就是造概念,其实没有价值。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消费者如何科学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功能性产品,提高自己对产品的判断力?
郑建仙:首先建议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加对食品科学、营养学的认知,从而达到通过配料表、剂量成分能够辨别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以及价格是否合理。其次是政府应该加强科学普及,让公众提升科学素养。还有一方面是企业作为教育的出口应该承担责任,虽然在营销端算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企业也应该扮演教育消费者的角色,给消费者灌输对产品的判断能力,从人体代谢的角度去介绍产品,而不是依赖某一概念,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的不只是低GI或者无蔗糖的产品,而需要根据整个身体的吸收代谢系统去考虑需求。
4、浅谈国内科研成果转化
从原创性研发到产业化,市场机构能够做些什么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一些功能性食品原料依靠国外进口,导致货源和价格的垄断,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国内企业如何打破这种僵局?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您从高校研发到成果转化的路径是什么?中国目前的科研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您认为难点在哪里?如果我们希望加速从科研到成果的转化效率,您觉得我们能做些什么?
郑建仙:中国的成果转化率低是几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首先很多研究本身就脱离实践,停留在产业化之前的研究阶段,产业化难度较大或者成本较高,并且一些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发表论文、评职称、拿经费,并不是真正为了学科发展、产业发展,离产业化的路程还很遥远。其次是投资机构与高校方存在互信的问题,一方面是投资机构不信任高校方,总觉得国内水平不怎么样,又觉得你在瞎吹牛,另一方面是公司在宣传产品的时候会无限夸大,更多关注营销而非技术。如果要加速推动科研转化,投资机构要在行业里建立起威望,获得科学家的信任和行业的认可,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在2023年,您有哪些重点的规划,期待与哪些合作方开展?
郑建仙:希望近两年能够有缘分碰到一两个比较有经验的好团队,双方都对对方有认同感,共同把真正的好产品推向社会、造福社会。我在这个行业研究了几十年,从上世纪80年代博士论文开始就研究功能性食品,到1995年出版国内第一部功能性食品专著、2003年出版国内第一部高等学校功能性食品教材,至今共出版了20多部有关功能性食品的大型科学著作,总字数超过1000多万字,奉献给这个行业。我希望能把一部分知识转变成具体产品,和有实力的团队合作,共同打造出精品,为社会和人民的健康做出实际贡献。合作的方式没有具体要求,但希望我能全程参与,对产品进行不断的完善,而不是交给别人做就不管了。一直有市场做得很好的大品牌公司找我希望买断技术,但我不希望这样。因为各种具体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如果没有迭代更新就很容易过时。我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件事情,为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些具体的贡献,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成就事业。
-END-
【未来食品实验室】国内专注于农业食品领域的“科技创新增长服务”平台,由连界创新(839190)主发起,并与连界启辰资本、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共建。平台依托“创战略”研究理念,以“创新技术”、“资本”为核心,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对接、农业食品科技孵化营、孵化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打破传统业务场景与新技术应用的壁垒,高效且深度链接科研专家、产业公司与政府园区,帮助科学家提升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同时为产业公司与政府园区提供完整的科研技术孵化以及创新生态解决方案,以此推动行业发展。
【连界创新】国内专注于产业发展的“创新增长服务”平台,通过为创新力量对接产业应用场景,为传统产业升级匹配创新技术,打破传统业务场景与新技术应用的壁垒,助力产业创新发展。通过“创战略”研究理念,从产业生态位、资本位、人才位三大视角出发,为产业会员提供创新增长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创新战略咨询、创新孵化/加速运营、创新生态组织搭建等服务内容,现已发展60+上市公司和产业龙头会员。连界创新飞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外56号,园区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地处北京中心城区东城和朝阳交界处。连界创新飞地囊括智慧办公空间、创新书店、演播大厅、产业活动为一体,形成推进创新要素跨领域协同、资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人才要素汇集流转的全新模式。
【连界启辰资本】连界启辰资本致力于以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以FOF母基金+CVC直投的方式,关注以“材料、生物、信息、能源”等底层技术驱动的高成长项目和一流的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已与IDG、明势资本、鋆昊资本、浙大联创、千乘资本、华翊资本、辰德资本、雅惠投资、星陀资本等一流的股权投资基金深度合作,覆盖了澜起科技、君实生物、良品铺子、珠海冠宇、微创机器人、微电生理等十余家上市公司及特斯联、天云数据、爱斯达航天、江小白、新瑞鹏等数百个高成长项目;也直接投资了摩方精密、艾博生物、南京贝迪、飞骧科技、国科天成、雪川农业等高成长项目。
对农业食品科技创新感兴趣的投资人、创新企业、产业公司,欢迎联系未来食品实验室负责人李朋强。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